查看原文
其他

贵州这位村支书,为何睡在悬崖上

贵州日报 2021-10-18



决胜脱贫攻坚,迈进乡村振兴开新局的新征程,对于地处乌蒙深处、生存环境比较差的威宁自治县新发布依族乡龙滩村来说,既成果喜人,又来之不易。


“五一”前夕,为探访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曹顺友的事迹,记者来到北盘江上游可渡河畔的龙滩村。



日暮下的龙滩村


幢幢新楼掩映在古树之间,门庭院落连接着进村入户的硬化公路,不少人家院子里停放着小汽车,山野间连片石榴花正热烈开放……深山峡谷中的龙滩村,甩掉千百年来的贫困帽子后,正舒展着百姓富生态美的动人画卷。


龙滩村手扒岩公路,几乎垂直的悬面和破碎的岩石走向,仍然展示着当初修路的艰辛与危险。


当地干部群众说,龙滩村从闭塞贫穷到如今的欣欣向荣,是村支书曹顺友带着大家干出来的。“我们的变化,要从20年前打通手扒岩公路时讲起。为了打通手扒岩公路,曹支书守护炸药在悬崖上睡了8个多月,修公路过程中还牺牲了一名干部和一名群众。”年逾六旬的村民彭正学凝重地回忆。


为通出山路
村支书住进了悬崖岩洞


手扒岩,位于龙滩村约3公里外的可渡河绝壁上。如今,一条两车道的硬化公路从绝壁间穿越,脚下是深逾百丈的河谷,让人心惊胆寒。


从手扒岩公路侧面陡坡向上攀登百余米,一个岩壁凹穴和一块杂草丛生的平地呈现眼前。曹顺友说:“当年修路开山炸岩用了2394箱炸药。岩壁凹穴外堆放炸药,晚上人睡在岩壁凹穴里看管,相距只有10来米。头顶的小洞还塞满了雷管,起起落落,我在这里睡了8个多月。”


曹顺友回到当年修路时住的悬崖上,岩石斜壁下便是他的住所


为什么大家要冒着危险修手扒岩公路,曹顺友把思绪拉回到20多年前——


“不通公路前,大家形容手扒岩是‘猴子难登攀,鸟儿无歇处’。”曹顺友说,手扒岩作为龙滩村通往邻村民族村的必经之路,过去只有一条“鸡肠子”路,要用手扒着过。“为了驮煤,我带着大家凿出了一米左右宽的驮煤路,人走还行,马驮煤经过时磕磕碰碰,每年摔下悬崖的马有10多匹。”


“如果有一条公路能通车运煤,该多好啊!”这是龙滩村百姓多年的心愿,也是曹顺友的心病。


机会终于来了。


2000年冬,为破解多年来制约发展的道路问题,新发乡决定实施交通建设大会战,由乡里出材料,各村义务投工投劳,打通经过手扒岩连接多个村的出山公路。龙滩村由于石匠多,修路技术过硬,被乡里列为修路的“王牌兵”,分到的任务是1公里多长的手扒岩段。


尽管这是“最难啃的硬骨头”,但曹顺友没有推辞。回到村里,他立即兴奋地召开群众会,但不少村民却“心跳得打鼓”。


“修路的好处大家都懂,但看那悬崖,就是一个‘怕’字。”反对的村民说得也很在理。


修,那令人胆寒的手扒岩让人虚火;不修,村子就发展不起来。


如今的手扒岩公路可供两车交错


“大家想想,手扒岩离我们村最近,就是这个手扒岩限制了我们的发展。如果通公路,最受益的肯定是我们,全乡又最数我们最会石工活。”曹顺友直击痛点的分析,让持反对意见的人沉默了。


“这条路一定要修。”“我同意修。”“我也同意。”看着一只只举过头顶的手,曹顺友下定决心:“打炮眼、放炮的事我带头干,分配任务由劳动力欠缺的人家先认领,最危险、最难的路段留给我家。”


“曹支书做事说一不二,事事冲在前面,大家找不到不干的理由。”当年参与修路的主力队员李正员说,在曹顺友的带领下,全村所有青壮年男劳动力全部出动,大家把从乡里领来的炸药背上悬崖顶的岩洞边堆放好,扛着钢钎和大锤,“开山大战”正式打响。


攻克手扒岩
历经生死铺出悬崖公路


“修手扒岩时,太怕人了,就像电视里讲黄大发修沟渠的事迹那样艰险。”李正员清楚记得,当年曹顺友把“家”都搬到了悬崖上,最危险的地方都有他的身影,“他既要指挥大家,又要完成自家承担的任务。看着曹支书,大家都服气。”


“为修这段公路,一个村民和乡里来驻守的主任都掉到河底牺牲了。”彭正学把修手扒岩的过程形容像上战场过“鬼门关”,“早上出门不知晚上有没有命回来。”


“这都怪我把安全修路的注意力集中在放炮炸岩方面。”曹顺友愧疚地说,修路按顺序是先放炮炸开岩壁,再用钢钎撬开疏松的石头。才开工两个多月,一位姓周的小伙子就在撬石头时摔下悬崖。处理完丧事后,面对村民的忐忑,曹顺友含着眼泪对乡亲们说:“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,修路不能半途而废,再难也要修,否则就更对不起牺牲的亲人。”


曹顺友(左一)与村民彭正学(右二)一家。


从2000年冬到2001年冬,龙滩村的男劳动力除了农忙季节抢种抢收庄稼外,其余时间都参与修路。经过近一年的努力,铺出了一条6米宽,920米长的毛石路。这个困住历代龙滩人,在新发乡公路网络建设中最大的难关,终于被攻克。


手扒岩公路的打通,为龙滩村抢到了决胜脱贫攻坚的先机。曹顺友充分利用各级各部门的项目支持,组织村民投工投劳,让公路延伸进村寨,并实施水、电、房等基础设施建设。此后,在全省实施的决胜脱贫攻坚“四场硬仗”中,毛石路迅速得到了硬化,出山通道从1条路变成3条,漂亮的新房子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


飞跃可渡河

快马加鞭建设富美家园


在龙滩村,一棵棵粗壮的乌木树和连片的石榴树非常抢眼。乌木树长在房前屋后盆景式的一座座小石山上,还挂上了“毕节市威宁自治县古树大树名木保护牌”;另一边,河谷上的连片石榴树在春风中摇曳。


“这是我们龙滩村的两件宝!”曹顺友自豪地说,“乌木是名贵树种,适合做水烟杆和根雕。经济条件差的那些年,一些村民将形状好的乌木砍去卖钱,现在大家富裕了都不砍树,我们要守护好村中的‘宝贝’,保住生态环境的根基。石榴树品种是软籽石榴,2018年乡里动员各村调整产业结构时,我们种了200多亩,个别石榴树当年开花结果,专家评价口感好得很。第二年,全村便大力发展,采取公司+农户的组织方式,公司流转土地300多亩搞技术示范服务和负责销售,带动农民种植石榴树。目前,全村共有1900亩软籽石榴,已经有几百亩有了收益,市场上供不应求。”


2020年,龙滩村石榴挂果丰收。曹顺友供图


2018年,龙滩村摘下了贫困帽,从闭塞落后的小山村一跃成为全县远近闻名的示范村。2020年,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.2万余元,全村254户人家超过半数买了轿车。在曹顺友带领下,龙滩人的拼搏精神和龙滩村的巨大变化享誉四方。“现在,我们正实行养殖业和种植业并举,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,让龙滩村产业更加兴旺,生态更加美好,乡村振兴的路子越走越宽、越走越好。”曹顺友说。


现如今,龙滩村家家户户盖起小楼房,日子甜如蜜。


新发乡党委书记马力评价:“曹支书凡事身先士卒,当年带领老百姓开山修路,如今带领老百姓发展产业,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,这些都是他践行初心干实事的成果。”


便利的交通,产业的发展,曹顺友以苦干实干的精神带领龙滩村走向小康路。


1988年,曹顺友担任龙滩村副主任。1995年,任村支部书记。今年3月,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。


龙滩村乌木


30多年来,曹顺友带领村民苦干实干,结出了累累硕果。如今,昔日穷僻的小山村,从打开一条绝壁公路开始,飞跃可渡河,通向大世界,日子像石榴果一样香甜。



撰文摄影: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莹 梁圣 刘悦
编辑:胡蓉
统筹:周文君
编审:田旻佳

更多新闻

· @各位游客 贵州设45万元奖金等你来吐槽“旅游烦恼”

· 真好看!剪纸展示第21届“贵州青年五四奖章”获得者!

· 假期余额不足,贵州各地迎来返程小高峰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